- 所有文章
- 霧臺小旅行
- 商品特輯
- 霧臺景點
- 禮納里好茶部落

秘境遊饗生活二日遊
- 2019-06-27
- 霧臺小旅行
遊程體驗♦ 第一天 ♦第一站壯麗景觀谷川大橋(八八風災救災英雄紀念碑)百合涼亭第二站神山部落巡禮魯凱百年石板家屋、天主教耶穌聖心堂…文化體驗惜魯琉璃工坊(DIY琉璃珠串珠)或 刀疤工坊(石頭彩繪)黑妞的店(品嘗小米甜甜圈)神山愛玉(品嘗愛玉)佳人香草工坊(DIY香草茶包)第三站午餐神山山莊(或 冒煙屋農莊、SaMa食堂、魯凱百步蛇風味餐館)第四站岩板巷文化藝術街魯凱文物館、杜巴男紀念館、霧臺基督長老教會、百年石板家屋、石板刻畫、雕塑第五站住宿霧臺部落之民宿 或 接待家庭第六站♦ 第二天 ♦第七站早餐第八站部落慢活魯花巷道漫遊、布卡樂小店購買特產、品嘗特色點心、霧臺咖啡第九站禮納里脫鞋子部落~迎賓與大地共舞第十站午餐脫鞋子部落廚房(或 法法樣工作坊 或 魯魯灣食物設計)賦歸
More
霧台長老教會
- 2019-06-21
- 霧臺景點
宛如天堂中的教會,是造訪霧臺的旅客必定駐足的景點之一。霧臺長老教會於2006年竣工,是一座山林雲霧中最高又美麗的長老教會,由藝術家卡拉瓦先生就地取材設計,集全村族人之力,費時6年手工打造;當中有著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最具特色的雕刻藝術──最接近上帝的教會,最美麗的藝術殿堂,整棟建築物融合了現代美學與魯凱特有文化的風格,堪稱公共藝術的經典作品。走到這裡彷彿走進天堂中的藝術殿堂,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建築設計採用魯凱族傳統建屋架構,就地取材且純手工打造,石板、木頭等材料,都是村民到山林中搬運回來,靠著魯凱族祖先傳承下來的力學原理,完成許多艱難工程。以特產的石板、大石頭為石材建造,外觀宏偉壯觀,拱型大門、天使雕像,展現了魯凱族人的精神與合作勞動。坐落於山林雲霧中的「霧臺長老教會」,是造訪霧臺的旅客必定駐足的景點之一。
More
神山天主堂(聖心堂)
- 2019-06-21
- 霧臺景點
神山天主堂(耶穌聖心堂),位在神山部落裡關係,又稱為神山天主堂,天主堂是石板屋的教堂,神山天主堂入口巨石就是醒目的指標,有著濃濃魯凱族的風格,於1959年設立,教堂內部的牆面以大塊石板鋪設而成,教堂外的聖母瑪利亞向也以魯凱族裝扮呈現,以現代建築方法運用霧臺盛產的石板,成功結合傳統與建築藝術別具特色。內部的牆面以大塊石板鋪設而成。教堂的重要裝飾即為石板圖飾,教堂內除了有由藝術家雕刻並依石板特性黏貼而上的石板圖飾外,其中最為特別的是教堂內的座椅全是當地族人雕刻的人形座椅,這些人形座椅個個背著裝有聖經的書包,並且一律「向右看」,也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具有日出東昇、象徵希望之意。而在堂內有一個蜂窩,蜂窩對於原住民而言是團結的象徵,就如同母雞保護小雞一樣,是由一個大家長來庇護底下的人民,村民就好比是羽翼下的小雞,蜂窩裡頭的蜂群,備受疼愛保護,並具有在基督內共融的精神,因此將蜂窩擺放於此有著特殊的涵義。
More
岩板巷
- 2019-06-19
- 霧臺景點
岩板巷位於霧臺部落內,進入岩板巷讓您步步驚艷,石板鋪設的路面,兩側陶壺造型欄杆,魯凱人文的牆壁浮雕、造型各異其趣的民民宿,魯凱文物館、霧臺長老教會將石板建築特色發揮到了極致,置身其間恍若進入一座露天博物館,是來到霧臺部落不能錯過的景點。屋前豎立的人型塑像,門楣及牆壁上不同的雕飾,代表著平民、獵戶、長老、頭目的家,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魯凱族人的藝術造詣,是領略魯凱文化的最佳入門途徑。在岩板巷中遊覽可見「百合」、「百步蛇」、「雲豹」三種圖騰引導路標,代表著『安全、注意危險、禁止進入』,隨著路標的指引婆有探險的趣味。
More
魯凱文物館
- 2019-06-19
- 霧臺景點
文物館設立主要目的於蒐集及展示魯凱族的傳統文物,著重於呈現多面的魯凱族文化,包括各種生活用品、神秘的信仰文化、精巧的工藝技術作品、石板屋的格局規劃及型態等,成為一個小型、靜態的魯凱文化縮影,更是一個永久性的文化保存及民族教育機構,凝聚族群的認同和歸屬,延續魯凱族的傳統文化。文物館外觀為在地藝術家卡拉瓦先生設計,再由卡拉瓦與父親魯凱族國寶級部落藝術家杜巴男先生協力完成外部裝飾,整棟建築運用現代工法配合魯凱特有建材「石板」建造而成,圍牆牆面圖飾以魯凱傳統舞蹈為主題,象徵部落團結。二樓館外右側另建造魯凱族傳統的石板家屋,裡面不但將石板屋內的格局完整呈現,也將一些簡單的設備呈現在石板屋內,開放式的設計,讓人走進屋內感受石板屋的冬暖夏涼。
More
谷川大橋
- 2019-06-18
- 霧臺景點
霧臺谷川大橋是臺灣一座公路橋樑,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霧臺鄉交界處,八八風災使原本的道路被衝垮了,讓霧臺鄉與對外無法通連經過了3年的重建,也讓霧臺鄉開始對外有密切接觸現在霧臺鄉的居民努力的重建再出發,霧臺谷川大橋橫跨荖濃溪支流隘寮溪的支流隘寮北溪,承載省道台24線,是霧臺鄉民的聯外橋梁,過橋後繼續往前行,可到達神山部落和霧臺部落,而道路終點也是台24線的終點阿禮部落,莫拉克風災當時造成屏東霧臺聯絡外界的唯一橋梁被沖毀,因應沖毀的舊橋,霧臺谷川大橋因而誕生,經過了3年的時間重建完成,此橋景觀以百合花、百步蛇圖騰設計象徵魯凱族精神。而此橋三地門端設置的「八八風災救災英雄紀念碑」則是為了向張順發、王宗立及黃鎂智3位救災英雄致敬,以緬懷其英勇事蹟,三人因執行霧臺鄉谷川部落運補任務時不幸遇難墜毀。
More